1949年11月12日出版的《南方周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广州解放的振奋消息。在这篇配有珍贵历史照片的报道中,可以清晰看到时任广州市军管会主任的叶剑英将军居中而立,其左右两侧分别站立着两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右侧是时任第四兵团司令员的陈赓将军,左侧则是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将军。照片下方还特别标注了他们的身份信息。 (照片中从左至右依次为:洪学智、邓华、叶剑英和陈赓) 这些将领都是解放广州的重要功臣。在湖南衡阳驻地,第四十六军某部一名年轻战士捧着这份报纸看得入神。当他注意到照片中的邓华将军时,突然激动地跑去询问指导员:报告指导员,这位邓华将军是不是咱们湖南郴县的老乡?指导员闻言立即严肃地提醒:打听首长私事做什么?这些可都是要严格保密的军事机密。年轻战士立刻会意,但心中仍充满疑惑——因为这位邓华将军的相貌,与他记忆中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上的父亲简直一模一样,只是父亲名叫邓多华,比将军的名字多了一个多字。 这名战士名叫邓贤诗,他清楚地记得家中珍藏的父亲照片。辗转难眠数日后,他鼓起勇气给邓华将军写了一封家书,开头赫然写着亲爱的爸爸。由于不知道具体地址,这封饱含深情的信件最终通过广州军管会转交。时任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邓华将军收到信件时,看到那个熟悉的称呼和邓贤诗的落款,双手不禁微微颤抖——这正是他失散二十二年的亲生儿子的名字。 原来,邓华将军原名邓多华,出生于湖南郴县一个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年轻时在父母安排下,与邱青娥结为夫妻。虽是旧式婚姻,但两人感情甚笃,不久便诞下爱子邓贤诗——这个名字正是邓华亲自所取。然而儿子尚在襁褓中,邓华就毅然投身革命,从井冈山到中央苏区,再从陕北转战华北、东北,二十余年枪林弹雨的军旅生涯,让他从一介书生成长为统帅二十万大军的兵团司令。期间虽时刻牵挂妻儿,却因战乱失去联系。更令人痛心的是,发妻邱青娥已于1938年因病离世。在长期杳无音信的情况下,邓华后来与李玉芝重组家庭。 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因这封意外来信重新浮出水面。就在邓华将军百感交集之际,老战友陈赓前来叙旧,闲聊中提及自己有两个侄子在衡阳第四十六军服役。邓华闻言脱口而出:我儿子也在衡阳四十六军!热心肠的陈赓立即表示:正好我的参谋要去湖南公干,让他把你儿子一起接来团聚吧!
展开剩余36%当晚,父子二人同卧在二十二年前睡过的那张老床上,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想到早逝的母亲,邓贤诗不禁潸然泪下。邓华轻抚儿子肩头安慰道:别难过,我们这代人为了革命事业,注定要承受太多牺牲。昏黄的油灯下,这对历经战火洗礼的父子,终于找回了失散多年的亲情。
发布于:天津市牛途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